基层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兴隆台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辖区街道深入“九小场所”持续开展灭火器真假辨别与使用技能专项培训

更新时间:2025-09-11 15:28:27    审批领导:大队长 杨涛    发布人:兴隆大队   浏览:




       为进一步夯实社会面火灾防控基础,全面提升“九小场所”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遏制火灾事故发生,9月11日,兴隆台区消防救援大队与新工街道紧密协作,组织消防救援人员、街道消防工作站工作人员及社区网格员,深入辖区各类“九小场所”,持续开展以“辨别真伪,熟练操作,守护平安”为主题的灭火器专项培训活动。
       培训活动中,大队消防救援人员首先将重点放在了灭火器的真伪辨别上。消防救援人员指出,假冒伪劣或不合格的灭火器不仅无法在关键时刻扑救初起火灾,甚至可能发生误操作或爆裂等危险情况,成为“安全的隐患”。
       消防救援人员通过实物对比、图文讲解、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向各场所负责人及员工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识别灭火器真伪:一是标识识别,检查灭火器是否贴有“身份证”——红色“S”标身份标识(可通过中国消防产品信息网或手机扫码查询验证)、清晰完整的铭牌(包含产品名称、灭火种类、使用温度、驱动气体种类和数量、制造厂名称、生产日期等内容);二是外观检查,观察瓶体是否光滑无锈蚀、无明显损伤、无焊迹。假冒产品往往工艺粗糙,瓶体厚度不均,标签印刷模糊。三是压力指针,确认压力表指针是否指向绿色区域(正常压力范围)。指针在红色区域表示压力不足,在黄色区域表示压力过高(超充装)。四是认证标志,检查是否有清晰的消防产品认证标志(如以前的“3C”认证标志,注意根据最新规定识别)。五是重量感知,手提估算重量,符合常规灭火器的重量范围,过轻者可能存在偷工减料问题。
       大队消防救援人员反复强调,“务必从正规渠道购买灭火器,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切勿因贪图便宜而购买无法保证质量的产品。
       辨别真伪是基础,正确使用是关键。针对“九小场所”人员流动快、员工消防技能相对薄弱的特点,消防员采用“一提、二拔、三握、四压”的简洁口诀,现场示范了干粉灭火器的标准操作步骤:,提起灭火器,保持瓶体直立。,拔掉保险销(注意不要压住压把)。,一手握住喷管前端(软管),瞄准火焰根部。,另一只手压下压把,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扫射。
       讲解完毕后,消防救援人员组织参训人员进行了油盆灭火实操演练。在场的小餐馆厨师、商店店员、旅馆前台等员工纷纷踊跃参与,轮流上前体验。消防救援人员和街道消防工作站工作人员在一旁悉心指导,及时纠正操作中的错误动作,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真正掌握灭火技巧,克服“畏火”心理,做到“见火不慌,抬手就灭”。
       此次联合培训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消防安全课,更是消防部门与基层街道联动,将消防安全监管和服务触角延伸至“神经末梢”的具体实践。新工街道表示,将持续配合消防救援大队,将此类培训常态化、制度化,定期组织复查和“回头看”,确保培训效果落到实处。
       大队也表示,将继续加大对“九小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和宣传力度,建立“培训-检查-整改”的闭环管理机制,全力提升场所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的自防自救能力,共同筑牢辖区消防安全“防火墙”。
       通过此次深入培训,有效增强了“九小场所”从业人员对消防产品的辨别能力和对初起火灾的扑救能力,为营造安全、稳定的经营环境和生活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