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4-01 10:29:27 浏览:
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坚持人民至上,牢牢植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要对人民有敬畏之心,始终牢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要树立和践行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的正确政绩观。党的七大选出中央委员后,毛泽东同志对他们说,你们这些人不要以为自己做官了,只是在你们身上加重了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政绩就是履行为人民服务之责,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的业绩,是“功成不必在我”、能够为后任打下良好基础的潜绩,是不负人民、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功绩。大兴“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大搞材料政绩、数字政绩,看上去“热火朝天”,实质是主观唯心主义作祟,必然是劳民伤财、损害党和国家事业的败绩,绝不是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唯物史观不仅强调人民是一切历史的前提和价值尺度,而且深刻分析了人民创造历史的具体机制,指出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是历史运动合力的结果。而历史运动的合力从根本上说,就是进行历史活动的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指出:“历史的真正发源地不在天上,也不在思辨的云雾中,而在粗糙的物质生产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持续发扬伟大历史主动精神的根本原因。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要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第一位,始终坚持不怕百姓“占便宜”,千方百计为人民谋利益,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什么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简单化、片面化。只看群众眼前需求,“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绝不是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必须拜人民为师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毛泽东同志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集中人民群众智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伟大作用,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中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也是被历史反复证明过的一条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要用心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传家宝。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要在方式方法上努力探索密切联系群众的新路径、新办法,更要在认识态度上虚心用心,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